出自唐朝華山老人《月夜》
澗水泠泠聲不絕,溪流茫茫野花發(fā)。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shí)常對空山月。
注釋參考
自來
自來 (zìlái) 從來;原來 from the beginning;originally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時(shí)常
時(shí)常 (shícháng) 常常;經(jīng)常 often; frequently 孟姜女時(shí)常到村口去看,希望過路的人給捎封信來。——《孟姜女》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云光杳,空山劍氣深?!?李大釗 《警gao{1~1}全{1*1}國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p>
華山老人名句,月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