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游山》
南出平橋十里余,湖山處處可成圖。
水邊更覺梅花瘦,云外誰憐雁影孤。
時喚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問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燈有酒壚。
注釋參考
平橋
(1).即 咸陽橋 ,亦名 西渭橋 。 唐 溫庭筠 《走馬樓三更曲》:“馬過 平橋 通畫堂,虎幡龍戟風(fēng)悠揚?!?曾益 注:“《一統(tǒng)志》: 西渭橋 在舊 長安 西,亦曰 平橋 , 唐 時名 咸陽橋 ?!?/p>
(2).沒有弧度的橋。 唐 溫庭筠 《春洲曲》:“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宋 范成大 《春晚即事留游子民王仲顯》詩:“繡地紅千點,平橋緑一篙?!?/p>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jié)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p>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fēng)裊。”
處處
處處 (chùchù) 在各個地方 everywhere 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在各個方面 in all respects 處處嚴(yán)格要求自己 在所有地方 all over 神州處處掀起建設(shè)祖國的浪潮陸游名句,游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