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被原野,金珠散貧賤
出自宋代蘇軾《自凈土步至功臣寺》:
落日岸葛巾,晚風吹羽扇。
松間野步穩(wěn),竹外飛橋轉(zhuǎn)。
神功鑿橫嶺,巖石得巨片。
直渡千人溝,下有微流泫。
岡巒蔚回合,金碧爛明絢。
緬懷異姓王,負擔此鄉(xiāng)縣。
長逢跨下辱,屢乞桑間飯。
誰謂山石頑,識此希世彥。
凜然英氣逼,屹起猶聳戰(zhàn)。
他年萬騎歸,文老恣歡宴。
錦繡被原野,金珠散貧賤。
竇融既入朝,吳芮空記面。
榮華坐銷歇,閱世如郵傳。
惟有長明燈,依然照深殿。
注釋參考
錦繡
錦繡 (jǐnxiù) 色彩鮮艷,質(zhì)地精美的絲織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beautiful brocade 錦繡山河原野
原野 (yuányě) 曠野;沒有樹林、建筑物或巨大巖石的大片土地 open country;champaign金珠
指金銀珠寶。《北史·西域傳·阿鉤羌國》:“土出金珠?!?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勸解公婆爭吵》:“奴自有些金珠,解當充糧米?!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其時 高宗 為母 韋賢妃 在虜中,年年費盡金珠求贖。”
貧賤
貧賤 (pínjiàn)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poor and lowly 貧賤有此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蘇軾名句,自凈土步至功臣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