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出自唐代李白《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韓眾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隨在云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
何意到陵陽,游目送飛鴻。
天子昔避狄,與君亦乘驄。
擁兵五陵下,長策遏胡戎。
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
鸞鳳翻羽翼,啄粟坐樊籠。
海鶴一笑之,思?xì)w向遼東。
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
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fēng)。
朗詠?zhàn)舷计堥_蕊珠宮。
步綱繞碧落,倚樹招青童。
何日可攜手,遺形入無窮。
注釋參考
黃山
黃山 (Huáng Shān) 中國名山,在安徽省東南部,主峰1841米,風(fēng)景秀麗,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聞名于世,為重要風(fēng)景旅游勝地 Huangshan mountains石柱
石華表。亦泛指石頭柱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將軍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麗?!?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羊虎》:“然則墓前石人、石獸、石柱之屬,自 漢 代而有之矣?!?元 大訢 《次韻馬昂夫總管飲仙橋》:“爛柯舊事憑誰問,石柱題詩薜荔生?!?劉海粟 《斗獸場》:“從并列的環(huán)門的巧妙,雕刻的石柱的遺跡,還可以推想那可容一千六百人共浴的光景?!?/p>
巘崿
山崖;峰巒?!段倪x·謝靈運(yùn)<晚出西射堂>詩》:“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李善 注:“巘崿,崖之別名?!?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峯崖崇峻,巘崿隱嶙,巖間石室,佛嘗降止。” 宋 林逋 《西湖春日》詩:“濃吐襍芳薰巘崿,濕飛雙翠破漣漪?!?明 趙完璧 《朝回望西山》詩:“綵云連巘崿,翠靄接城隈。”
攢叢
叢聚。 南朝 梁 江淹 《閩中草木頌·栟櫚》:“異木之生,疑竹疑草,攢叢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適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詩:“石林上攢叢,金澗下明滅?!?/p>
李白名句,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