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然諷詠興凌云,瞠若追攀顙流泚
出自宋代劉子翚《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
老坡文中哮闞聲,凜凜常如對(duì)英峙。
瑯然諷詠興凌云,瞠若追攀顙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與言計(jì)有之子。
裁箋遠(yuǎn)餉風(fēng)露新,坐我千尺黃山底。
初挼玄縠出冰霜,小嚼清香泛窗幾。
已輕魏帝昵蒲桃,肯許唐賢魁綠李。
極知人口無正味,苦談甘酸各務(wù)美。
不經(jīng)真識(shí)為品題。
此物初筵幾不齒。
青菁有用拔蒿萊,白粲無酬腐糠秕。
士懷環(huán)瑋勿自神,邂逅飛沈同一理。
子才超矣會(huì)曄然,外澤中真期是以。
味果固已驅(qū)煩邪,味道更須淪骨髓。
注釋參考
瑯然
聲音清朗貌。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宋公垂 ﹞諷誦之聲,瑯然聞於遠(yuǎn)近?!?元 同恕 《良夜》詩:“瑯然一曲發(fā)清商,門外踉蹌舞山鬼?!薄睹魇贰ぶ茼槻齻鳌罚骸癌z旂尉﹞大呼:‘囚安在?’手?jǐn)S鋃鐺於地,聲瑯然。”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張慧仙寄外詩記》:“瑯然對(duì)答,聲若洞簫?!?/p>
諷詠
見“ 諷詠 ”。
亦作“ 諷詠 ”。諷誦吟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聽誦詩書諷詠之音,不聽淫聲,不視邪色?!?明 海瑞 《訓(xùn)諸子說》:“圣賢以識(shí)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cè),踴躍於諷詠,而不能以自已?!?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序:“所居?xùn)|偏小室,設(shè)榻帷額中盡書 元亮先生 《飲酒詩》,朝夕諷詠,有會(huì)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懷?!?/p>
凌云
凌云 (língyún) 高聳入云 reach the clouds;soar to the skies 壯志凌云追攀
(1).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親戚對(duì)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昔在 洛陽 時(shí),親友相追攀?!?明 何景明 《送王夢(mèng)弼之高郵》詩:“閭閻猶涕淚,道路復(fù)追攀?!?/p>
(2).追隨牽挽。表示哀悼。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三:“追攀萬國來,警衞百神陪?!?唐 孟郊 《吊盧殷》詩:“君歸新鬼鄉(xiāng),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shí),無人叫追攀?!?/p>
(3).追隨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盤桓?!?宋 蘇軾 《次韻馬元賓》:“塞鴻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豈可期?!?陳毅 《過旭角》詩:“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車行駛難追攀。”
(4).指趕上,超過。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難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隨,跟隨。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zèng)張功曹》詩:“同時(shí)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xiǎn)難追攀?!?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豈惟蹇步困追攀,已覺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一》:“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p>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詩:“一春強(qiáng)半勒花風(fēng),幾日?qǐng)@林幾樹紅。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p>
劉子翚名句,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