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既無猜嫌,去亦無疏親
出自宋代梅堯臣《十一月二十三日歐陽永叔劉原甫范景仁何圣徒》:
夷門魏公子,來過抱關(guān)人。
車馬立市中,貴義不恥貧。
市人無不驚,此老面黧皴。
豈將流俗眼,能辨玉與珉。
爾后幾千載,此賢埋埃塵。
誰謂四君子,蹈古猶比辰。
上馬后苑門,訪我東城闉。
為公開蓬戶,沽酒焚紫鱗。
銀杯青石盤,共飲不計(jì)巡。
薄暮各已醉,歡笑頹冠巾。
來既無猜嫌,去亦無疏親。
曷若世上士,惟顧勢力均。
注釋參考
猜嫌
猜忌嫌怨。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 樂羊 , 戰(zhàn)國 陪臣,猶賴見信之主以全其功,況 唐 虞 之朝而有猜嫌之事哉!” 唐 司空曙 《送鄭明府貶嶺南》詩:“猜嫌成謫宦,正直不防身。”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交涉上》:“﹝西人﹞入國不問禁例,入鄉(xiāng)不知土俗,在租界外創(chuàng)辦之事,亦不稟準(zhǔn)當(dāng)?shù)蓝笮小且圆孪右讍?,?dòng)至激成巨案?!?/p>
疏親
亦作“踈親”。疏遠(yuǎn)與親近。 宋 司馬光 《興宗南園草盛不剪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zèng)》:“豈無舊桃李,蕪雜與之均,謂言彼草木,於我奚踈親?”
梅堯臣名句,十一月二十三日歐陽永叔劉原甫范景仁何圣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