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
出自唐朝李群玉《相和歌辭·烏夜啼》
曾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有烏在其間,達(dá)曉自悲吟。
是時(shí)月黑天,四野煙雨深。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
悄悄夜正長,空山響哀音。遠(yuǎn)客不可聽,坐愁華發(fā)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四子各分散,母聲猶至今。
注釋參考
曾波
(1).層迭的水波。 漢 淮南小山 《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嶄巖兮水曾波?!?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 洞庭 秋月生湖心,曾波萬頃如鎔金?!?/p>
(2).《楚辭·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洪興祖 補(bǔ)注:“曾,重也?!焙蟪S髅琅难劬Α?唐 劉禹錫 《觀舞柘枝》詩之二:“曲盡回身去,曾波猶注人。”
夢渚
即 云夢澤 。 南朝 梁 范云 《餞謝文學(xué)》詩:“ 陽臺(tái) 霧初解, 夢渚 冰裁緑。” 唐 李白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詩:“朝云落 夢渚 ,瑤草空 高唐 。” 王琦 注:“ 夢渚 即 云夢 之渚也?!?/p>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fēng)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皝辛⒉萜?,一望并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煙冷落,殿宇荒涼?!?/p>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shí)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薄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拔疫@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wèi)國 ?!?/p>
青楓
(1).蒼翠的楓樹。 唐 杜甫 《寄韓諫議注》詩:“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宋 辛棄疾 《沁園春·有美人兮》詞:“覺來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楓下有溪。” 清 陳維崧 《念奴嬌·送子萬弟之睢陽》詞:“白板船開,青楓樹老,極目徒悲切?!?/p>
(2).見“ 青楓浦 ”。
李群玉名句,相和歌辭·烏夜啼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