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筆聊示耳,深愧無精思
出自宋代陳著《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
聞昔寧馨兒,如馬千里馳。
或秀如芝蘭,或如饤坐梨。
居易生七月,已能指無之。
又比令狐楚,五歲善屬辭。
是皆非偶爾,陰有造物司。
吾黨正氣旺,楊泣墨子悲。
誰知世變極,所見及所期。
卓哉子張子,不問今何時。
種德以種子,愈出而愈奇。
元方既及冠,可寶已不貲。
經(jīng)史日研精,甚于渴與饑。
百發(fā)當(dāng)百中,善射如由基。
亦曰厚自積,王魏不仕隋。
再索又得兒,照室光陸離。
今朝歲一周,岐嶷傲娥羲。
叢珍試初步,動覺應(yīng)矩規(guī)。
粲粲文在手,炯炯白在眉。
但喜家傳昌,浮機(jī)豈終危。
宙宇一開泰,扶植須人為。
在外寄藩屏,在朝資棟儀。
雖當(dāng)保抱中,方來事可龜。
風(fēng)埃自澒洞,庭階且燕熙。
眼底雙鳳雛,笑唾燕雀卑。
而況表獨立,硬脊非韋脂。
觀志既有人,一脈如抽絲。
作室必肯堂,何患不塈茨。
此事真慶事,他事非所怡。
我老拙已固,無能說項斯。
來詩走風(fēng)檣,難用蠡管窺。
趁筆聊示耳,深愧無精思。
注釋參考
趁筆
謂不假思索地隨意書寫。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七·西施》:“世傳 西施 隨 范蠡 去,不見所出,只因 杜牧 ‘ 西子 下 姑蘇 ,一舸逐 鴟夷 ’之句而附會也…… 杜牧 未精審,一時趁筆之過也?!薄逗诩┗辍返谑寤兀骸昂迷诟袷綄懯?,趁筆寫下去,諒也不會寫錯。”
精思
(1).精力和思慮。《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雖竭精思,欲開忠信,輔人主之治,則人主必有按劍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宋 曾鞏 《擬辭免修五朝國史狀》:“此臣所以窮日夜,憊精思,不敢忘須臾,志在於斯文?!?明 方孝孺 《憫知賦哀葉廷振》:“疲精思於編簡兮,馳志慮於遺文?!?/p>
(2).精心思考。 漢 王充 《論衡·超奇》:“能精思著文連結(jié)篇章者為鴻儒?!薄逗鬂h書·張衡傳》:“ 衡 乃擬 班固 《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薄缎绿茣び菔滥蟼鳌罚骸癌z 虞世南 ﹞與兄 世基 同受學(xué)於 吳 顧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今用白話,不恃熟讀,而恃精思?!?/p>
陳著名句,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