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阜民《題太白五松書堂》:
江氛朝暮半晴陰,紺宇飛甍接翠岑。
手摘匏瓜曾未遍,身從鷗鷺得相尋。
千年舞袖云崖冷,幾度桃花春水深。
猶有門前舊題句,松風(fēng)萬壑老龍吟。
注釋參考
匏瓜
(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shí)比葫蘆大,老熟后可剖制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后因以喻未得仕用或無所作為的人。 漢 王粲 《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宋 王安石 《韓持國(guó)見訪》詩:“余生非匏瓜,於世不無求?!?明 沉鯨 《雙珠記·轅門遇友》:“ 孫兄 乃間世之英,非匏瓜之類,自能見機(jī)而作,不必掛懷。”
(2).星名。《史記·天官書》:“匏瓜,有青黑星守之。” 司馬貞 索隱引《荊州占》:“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清 曹寅 《贈(zèng)武元樸》詩:“説與尋常推筭子,何曾熒惑在匏瓜。”
(3).喻男子獨(dú)處無偶。《文選·曹植<洛神賦>》:“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dú)處?!?李善 注:“ 阮禹 《止欲賦》曰:‘傷匏瓜之無偶,悲織女之獨(dú)勤?!阌写搜?,然無匹之義,未詳其始?!?張銑 注:“匏瓜,星名,獨(dú)在河鼓東,故云無匹?!?明 梅鼎祚 《玉合記·懷春》:“詠《夭桃》雖則有時(shí),嘆匏瓜終當(dāng)無匹?!?/p>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薄侗笔贰ぴ促R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曾不知戒,內(nèi)閣耳目猶人有先機(jī)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今夜風(fēng)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huì)?!?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mèng)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阜民名句,題太白五松書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