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楊凝《秋夜聽搗衣》:
砧杵聞秋夜,裁縫寄遠方。
聲微漸濕露,響細未經(jīng)霜。
蘭牖唯遮樹,風(fēng)簾不礙涼。
云中望何處,聽此斷人腸。
注釋參考
砧杵
亦作“碪杵”。搗衣石和棒槌。亦指搗衣。 南朝 宋 鮑令暉 《題書后寄行人》詩:“砧杵夜不發(fā),高門晝常關(guān)?!?唐 韋應(yīng)物 《登樓寄王卿》詩:“數(shù)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宋 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聞?wù)梃魄?,倦聽賓鴻叫?!?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野宿近荒城,碪杵無聲。”
秋夜
散文。魯迅作。1924年發(fā)表。運用擬人和象征手法,描寫作者后院里的兩棵棗樹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現(xiàn)實,而棗樹則是敢于斗爭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啟迪意義。裁縫
裁縫 (cáiféng) 裁剪縫制衣服 tailor 裁縫 (cáifeng) 以制作或拆改衣服為職業(yè)的人 tailor;dressmaker遠方
遠方 (yuǎnfāng) 遠處;遠地 distant place 遠方的客人 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獫h· 賈誼《論積貯疏》楊凝名句,秋夜聽搗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