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出自宋代楊萬里《檄風(fēng)伯》:
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泝流更著打頭風(fēng),如撐鐵船上牛斗。
風(fēng)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
端能為我霽威否?岸柳掉頭荻搖手。
注釋參考
峭壁
峭壁 (qiàobì) 陡峭的山崖 precipice呀呀
(1).張口貌。 唐 獨(dú)孤及 《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飢虎呀呀立當(dāng)路,萬夫震恐百獸怒。” 宋 歐陽修 《鞏縣初見黃河》詩:“呀呀怒口缺若門,日啖薪石萬萬計(jì)?!?/p>
(2).高聳貌;陡峭貌。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 宋 楊萬里 《阻風(fēng)泊鍾家村》詩:“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p>
象聲詞。形容笑聲、哭聲、鳥鳴聲、小兒學(xué)語聲等。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 王母 聞以笑,衛(wèi)官助呀呀?!?元 劉秉忠 《蟾宮曲》:“金風(fēng)颯颯,寒雁呀呀,促織叨叨?!?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歲了,呀呀學(xué)著話。”
洶洶
洶洶 (xiōngxiōng) 因爭(zhēng)論而引起的喧嚷 tumultuous 而不洶洶?!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水騰涌的樣子 surging 騷亂不寧 agitated 天下洶洶,人懷危懼?!度龂?guó)演義》 形容聲音喧鬧;亦形容聲勢(shì)盛大或兇猛的樣子 violent雷出
形容語出驚人。 唐 杜甫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序:“接對(duì)明日,憶其涌思雷出,書篋幾杖之外殷殷留金石聲?!?/p>
楊萬里名句,檄風(fēng)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