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營承廟略,四野失邊愁。
出自唐朝盧綸《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寄》
弱齡誠昧鄙,遇勝惟求止。如何羈滯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叢,冰雪兩仙翁。毛節(jié)未歸海,丹梯閑倚空。
逍遙擬上清,洞府不知名。醮罷雨雷至,客辭山忽明。
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巖壑樹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盡,隴塞儼然秋。積阻關(guān)河固,綿聯(lián)烽戍稠。
五營承廟略,四野失邊愁。吁嗟系塵役,又負(fù)靈仙跡。
芝朮自芳香,泥沙幾沉溺。書此欲沾衣,平生事每違。
煙霄不可仰,鸞鶴自追隨。
注釋參考
五營
(1).指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所領(lǐng)部隊(duì)。《后漢書·順帝紀(jì)》:“調(diào)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教習(xí)戰(zhàn)射?!?李賢 注:“五營,五校也。謂長水、步兵、射聲、屯騎、越騎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講武賦》:“選羽林於六郡,詔蹶張於五營?!?/p>
(2).泛指諸軍營。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雷霆七校發(fā),旌旆五營連?!?宋 劉克莊 《鵲橋仙·鄉(xiāng)守趙計(jì)院生日》詞:“四民香火,五營笳吹,來獻(xiàn)一杯壽水?!?/p>
廟略
朝廷的謀略。 晉 陸機(jī) 《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式揚(yáng)廟略,克清天步。”《舊唐書·李晟傳》:“寇賊竊據(jù)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廟略,屬在明公?!?宋 司馬光 《相國潁莊敏龐公挽辭》之一:“儒衣臨絶塞,廟略運(yùn)奇兵?!?/p>
四野
四野 (sìyě) 四周廣闊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the surrounding country;vast expanse of open ground 名聞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邊愁
亦作“邉愁”。1.邊人的愁苦之情。 南朝 陳 蘇子卿 《南征》詩:“故鄉(xiāng)夢中近,邊愁酒上寬?!?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 長城 ?!?清 吳琪 《送別》詩:“霜風(fēng)醒客夢,笳月起邊愁。”
(2).因邊亂、邊患引起的愁苦之情。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花蕚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錢謙益 注:“ 祿山 反報(bào)至,上欲遷幸,登 興慶宮 花蕚樓 ,置酒,四顧悽愴,此所謂‘入邊愁’也。” 明 馮夢龍 《風(fēng)流夢·告考選才》:“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邉愁,只愿得 吳山 立馬那人休?!?清 貝青喬 《自編軍中紀(jì)事詩二卷為<咄咄吟>,朋舊多題贈(zèng)之作,賦此為答》詩:“礮云三載結(jié)邊愁,大纛臨風(fēng)帶血收?!?/p>
盧綸名句,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