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一室久疏陋,風飄雨剝堵不環(huán)
出自宋代鄭剛中《謝潘令衛(wèi)惠松木》:
子美欲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歡顏。
嗟我一室久疏陋,風飄雨剝堵不環(huán)。
欲具茅茨小編葺,斤斧四顧家無山。
誰謂潘郎坐華屋,肯為湫隘興永嘆。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毀就皆丸丸。
我今樸斬遂有日,居處可望奄冗寬。
方知廣廈庇寒士,子美之論非高談。
古人骨朽高義盡,習為鄙吝風俗慳。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風義當復還。
吾聞淵明謝主人,冥報止謂因盤餐。
公今飯我德何啻。
淵明詩來猶可攀。
注釋參考
疏陋
亦作“疎陋”。1.簡陋。 唐 張鷟 《游仙窟》:“此間疎陋,未免風塵,入室不合推辭,升堂何須進退!”
(2).淺陋,見聞不廣。 宋 李綱 《澧陽與許崧老書》:“自古賢智不能自免者多矣。況以疎陋之姿,而值艱危之際,進不量其材力,退遂至於顛隮,罪大謫輕,夫復何道?” 明 李東陽 《送張兵部還南京詩序》:“惟予之譾薄疏陋,據(jù)非其地,無績之可書者,於公茲行寧不大有所感哉?”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昭代典則》﹞倣 朱子 《綱目》例,然詳于制度,略于事跡,雖聞見疎陋,而體例尚有可觀。”
鄭剛中名句,謝潘令衛(wèi)惠松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