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出自唐代張九齡《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宅生惟??h,素業(yè)守郊園。
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
一行罷蘭徑,數(shù)載歷金門。
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
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
舊徑稀人跡,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
自我棲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軻應有命,賈誼得無冤。
江上行傷遠,林間偶避喧。
地偏人事絕,時霽鳥聲繁。
獨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
平生徇知己,窮達與君論。
注釋參考
北堂萱
(1).指萱草。語本《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敝X草,即萱草,俗名忘憂草。 南朝 梁 吳均 《酬別江主簿屯騎》詩:“何用贈分首,自有北堂萱。” 唐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之二:“忘懷南澗藻,蠲思北堂萱。坐嘆華滋歇,思君誰為言?”
(2).借指母親。 宋 王楙 《野客叢書·萱堂桑梓》:“今人稱母為北堂萱,蓋祖《毛詩·伯兮》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湟庵^君子為王前驅(qū),過時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種於北堂,以忘其憂,蓋北堂幽陰之地,可以種萱。初未嘗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 清 周亮工 《題李武曾灌園養(yǎng)母圖》詩:“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
張九齡名句,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