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韓玉《念奴嬌》
吳東清勝,是吳山蒼翠,吳江澄綠。靈秀鍾人文物盛,歷歷皆非凡俗。而況君家,風(fēng)流遺世,猶寄山陰曲。繼承才業(yè),算來真是名族。聊恁駐節(jié)重湖,惠歌仁詠,藹豐年圖綠。行看登庸歸去後,誰展高才相續(xù)。壽日稱觴,一杯千歲,應(yīng)見蟠桃熟。祝君難老,為君還更再祝。
注釋參考
清勝
(1).清雅優(yōu)美?!妒勒f新語·識(shí)鑒》“此兒有異,顧吾老不見其大耳”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引《衛(wèi)玠別傳》:“ 玠 有虛令之秀,清勝之氣。”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石曼卿》:“不若 胡武平 《詠白牡丹詩》云‘璧堂月冷難成寐,翠幄風(fēng)多不奈寒?!湔Z意清勝,過 裴璘 遠(yuǎn)矣。” 明 文徵明 《<南濠居士詩話>序》:“君於詩別具一識(shí),世之談?wù)?,?元 人為宗,而君雅意於 宋 ,謂必音韻清勝?!?/p>
(2).用為對人問候的敬辭。 宋 蘇軾 《答水陸通長老書》之一:“近過 蘇臺(tái) ,不得一見而別,深為耿耿。專人來辱書,且喜法履清勝?!?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異日, 紅娘 復(fù)至,曰:‘夫人致意先生,今夜文候清勝?!?/p>
吳山
(1).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yáng)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p>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fēng)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p>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fēng),帶著高冠拂云霧?!?/p>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見“ 吳坂 ”。
蒼翠
蒼翠 (cāngcuì) 嫩綠的 verdant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啤?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吳江
(1). 吳淞江 的別稱?!秶Z·越語上》“三江環(huán)之” 三國 吳 韋昭 注:“三江: 吳江 、 錢唐江 、 浦陽江 ?!?宋 毛滂 《過吳淞江》詩:“參軍身外祇圖書,獨(dú)與 吳江 分不疎?!?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
(2).縣名。屬 江蘇省 。 柳亞子 《迭韻寄呈mao{1-1}主{1|1}席》:“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 吳江 ?!?/p>
澄綠
清澈碧綠。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山居即事》詞:“幾箇輕鷗,來點(diǎn)破、一泓澄緑?!?/p>
韓玉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