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蕈子》: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滲入,蒸出蕈花團(tuán)戢戢。
戴穿落葉忽起立,撥開落葉百數(shù)十。
蠟面黃紫光欲濕,酥莖嬌脆手輕拾。
響如鵝掌味如蜜,滑似蒪絲無點澀。
傘不如笠釘勝笠,香留齒牙麝莫及。
菘羔楮雞避席揖,餐玉茹芝當(dāng)卻粒。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臘仍堪貯盈笈。
注釋參考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云光杳,空山劍氣深?!?李大釗 《警gao{1~1}全{1*1}國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p>
一雨
(1).一場雨。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dāng)此之時,雨不破塊,風(fēng)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詩:“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宋 蘇軾 《喜雨亭記》:“一雨三日,繄誰之力!” 許杰 《枉生女士》:“所謂‘終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p>
(2).佛經(jīng)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說一味之法,眾生隨機(jī)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于雨?!督饎?cè)两?jīng)·序品》:“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 唐 皎然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jīng)》詩:“應(yīng)機(jī)如一雨,誰不滌心塵?!?/p>
山溜
亦作“ 山霤 ”。山間向下傾注的細(xì)小水流。《孔叢子·連叢子上》:“山霤至柔,石為之穿?!?晉 陸機(jī) 《招隱詩》:“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 前蜀 貫休 《湖上作》詩:“山霤穿苔壁,風(fēng)鐘度雪林?!?宋 歐陽修 《浮槎山水記》:“至於蔭長松,藉豐草,聽山溜之潺湲,飲石泉之滴瀝,此山林者之樂也。” 明 無名氏 《八聲甘州·合箏》套曲:“見天風(fēng)淅淅,山溜泠泠。”
漂流
漂流 (piāoliú) 漂浮流動 be driven by the current;drift about 隨波漂流 漂泊,行蹤無定 rove;wander 漂流四方桂子
桂花。 宋 柳永 《望海潮》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p>
松花
亦作“ 松華 ”。1.松樹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輕如松花落衣巾,濃似錦苔含碧滋?!?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松》:“松花,別名松黃……潤心肺,益氣,除風(fēng)止血。亦可釀酒?!?明 顧起綸 《國雅品·閨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墮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為女郎之秀?!?/p>
(2).指松花酒。 唐 劉長卿 《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詩:“玄髮他鄉(xiāng)換, 滄州 此路遐。泝沿隨桂檝,醒醉任松華。離別誰堪道,艱危更可嗟?!?/p>
(3).指松花般的黃色?!都t樓夢》第二八回:“﹝ 寶玉 ﹞將自己一條松花汗巾解下來,遞給 琪官 ?!?/p>
(4).指松球。松子脫落時,松球上的木質(zhì)鱗片張開如蓮花狀,故稱。 宋 蘇轍 《次韻毛君燒松花》之一:“茅庵紙帳學(xué)僧眠,爐爇松花取易然?!?宋 蘇轍 《次韻毛君燒松花》之六:“都城爭買方薪貴,卻顧松花已自奢?!?/p>
(5).“ 松花蛋 ”的省稱。參見“ 松花蛋 ”。
楊萬里名句,蕈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