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公許《贈山老借館》:
三生云水僧,失腳困下吏。
每逢道人語,莫逆猶夙嗜。
況茲當(dāng)龍象,共飲良有味。
寶坊寄囂氛,一室淡如水。
蹇驢劣馳鶩,人門輒心醉。
向來箠楚塵,火急須湔洗。
凈名方丈室,逼塞諸天侍。
可吝一毫端,借我容膝地。
后來支許交,清真遺世累。
團(tuán)蒲與茗碗,共談第一義。
注釋參考
后來
后來 (hòulái) 以后 afterward 后來怎么樣 后來 (hòulái) 屬于隨后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后出現(xiàn)的 afterwards;later;thereafter;subsequently 后來的情況好多了 后來的行動支許
晉 高僧 支遁 和高士 許詢 的并稱。兩人友善,皆善談佛經(jīng)與玄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支道林 、 許掾 諸人共在 會稽王 齋頭, 支 為法師, 許 為都講, 支 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 許 送一難,眾人莫不抃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誼。 唐 杜甫 《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詩之二:“從來 支許 游,興趣江湖迥?!?楊倫 注:“謂 支遁 、 許詢 ……此言公與 贊 交好有素?!?宋 蘇軾 《贈蒲澗信長老》詩:“勝游自古兼 支許 ,為採松肪寄一車?!?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永嘉 劉參戎 思祖 ,儒將也。善詩,與 匡山 僧 性淳 友善,命畫工圖己像與僧對坐,曰《逢僧話圖》,到處乞人題詠。 華亭 章臺鼎 一絶云:‘ 支許 相逢盡日留,蕭蕭寒玉數(shù)竿秋;青天碧海無兵氣,閒殺嘶風(fēng)五色騮?!?/p>
清真
清真 (qīngzhēn) 純真樸素 pure and simple 清真寡欲 真實自然 real and natural 文貴清真 明清時,中國yi{1-1}斯{1*1}蘭教學(xué)者介紹該教教義,曾用“清凈無染”、“真主原有獨真,謂之清真”等語,稱頌該教崇奉的真主。故稱yi{1-1}斯{1*1}蘭教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Islamic;Muslim 清真寺世累
世俗的牽累。 三國 魏 嵇康 《六言·東方朔至清》詩:“不為世累所攖,所欲不足無營?!?宋 陸游 《夜坐園中至夜分》詩:“漸近秋清知病減,盡捐世累覺心平?!?/p>
程公許名句,贈山老借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