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抗力霜雪,平步云霄。
下惠黜國,相如過橋。
蕭曹謀略能成漢,巢許身心俗避堯。
寵辱若驚深自信,真情參跡混漁樵。
注釋參考
寵辱若驚
謂君王以居下為道,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恐?!独献印罚骸皩櫲枞趔@,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張舜徽 疏證:“古之陳君道者,謂人主宜卑弱自處,故恒以居下為言。既云愛居下矣,故得之若驚,謂驚喜也;失之若驚,謂驚恐?!?/p>成語解釋驚:驚惶不安。無論受寵、受辱,心里都要振動(dòng)。形容人非常計(jì)較得失。寵辱若驚出處《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h3>自信自信 (zìxìn) 相信自己 have self-confidence;be sure of oneself;believe in oneself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相信自己的 self-confident 看起來他體格結(jié)實(shí),而且自信
真情
真情 (zhēnqíng) 真實(shí)的情況 the facts 不了解真情 真誠的情感 true feelings 吐露真情參跡
繼跡。猶言步后塵。 漢 蔡邕 《釋誨》:“僕不能參跡於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唐 沉佺期 有《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詩。 清 宋大樽 《茗香詩論》:“飲,詩人之通趣也,奈參跡者殊多矣?!?/p>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p>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dāng)酀O樵,橫斜壞木橋?!?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聽說夢(mèng)》:“至于另有些夢(mèng)為隱士,夢(mèng)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shí)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范圍擴(kuò)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yīng)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圣世漁樵?!?/p>
釋正覺名句,頌古一百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