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逍遙詠》:
發(fā)愿行平等,天觀必照知。
貪嗔常不見,善惡豈相規(guī)。
利益恒將正,勿教亂所思。
因緣如響合,變化杳無為。
注釋參考
貪嗔
佛教語。謂貪欲與嗔恚。《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jīng)講經(jīng)文》:“貪嗔煩惱昏沉,也似睡夢何別?!?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欲登彼岸,盡打滅貪嗔?!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諒不至以一念貪嗔,輕開殺戒?!?/p>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善惡
好壞;褒貶?!冻o·離騷》:“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惡?!?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善惡書於史冊,毀譽流於千載?!?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后之作者,在據(jù)事跡實録,則善惡自見?!?朱熹 注:“褒貶。”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之三:“善惡可勸戒,是非后世當(dāng)考者,書之,其細故常行,更不備書?!?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五經(jīng)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xùn)戒?!?/p>
相規(guī)
互相規(guī)勸;互相勸勉?!稌へ氛鳌罚骸肮賻熛嘁?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 明 王守仁 《教條示龍場諸生》:“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guī),聊以答諸生之意。” 梁啟超 《新民說》第十八節(jié):“始而相規(guī),繼而相爭,繼而相怨,終而相仇者,往往然矣?!?/p>
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