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書雖激切,拙語非欺誑
出自宋代歐陽修《答梅圣俞寺丞見寄》:
憶昔識君初,我少君方壯。
風(fēng)期一相許,意氣曾誰讓。
交游盛京洛,樽俎陪丞相。
騄驥日相追,鸞凰志高揚。
詞章盡崔蔡,論議皆歆向。
文會忝予盟,詩壇推子將。
談精鋒愈出,飲劇歡無量。
賈勇為無前,余光誰敢望。
茲年五六歲,人事堪凄愴。
南北頓暌乖,相離獨飄蕩。
失杯由畫足,傷手因代匠。
移書雖激切,拙語非欺誑。
安知乃心愚,而使所言妄。
權(quán)豪不自避,斧質(zhì)誠為當(dāng)。
蒼皇得一邑,奔走踰千嶂。
楚峽聽猿鳴,荊江畏蛟浪。
蠻方異時俗,景物殊氣象。
綠發(fā)變風(fēng)霜,丹顏侵疾癢。
常憂鵩鳥窺,幸免江魚葬。
今茲荷寬宥,遷徙來漢上。
憔悴戴囚冠,驅(qū)馳嗟俗狀。
王事多倥傯,學(xué)業(yè)差遺忘。
未能解綬去,所戀寸祿養(yǎng)。
舉足畏逢仇,低頭惟避謗。
忻聞故人近,豈憚驅(qū)車訪。
一別各衰翁,相見問無恙。
交情宛如舊,歡意獨能強。
幸陪主人賢,更值芳洲漲。
菱荷亂浮泛,水竹涵虛曠。
清風(fēng)滿談席,明月臨歌舫。
已見洛陽人,重聞畫樓唱。
怡然臺郁寫,蹔爾累囚放。
自從還邑來,會此驕陽亢。
神靈多請禱,租訟煩笞榜。
猶須新秋涼,漢水臨清漾。
野稼蕩浮云,晴山開疊障。
聊以助吟詠,亦可資酣暢。
北轅如未駕,幸子能來貺。
注釋參考
移書
(1).致書?!稘h書·劉歆傳》:“ 歆 因移書太常博士,責(zé)讓之?!?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公復(fù)移書執(zhí)政?!?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鼎甲召試文》:“而 逢年 不堪其倨,竟移書辭之。”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 寧公 移書慰公,以 謝 大魁語相勗。”
(2).發(fā)送公文;布告。 漢 王充 《論衡·謝短》:“兩郡移書,曰:‘敢告卒人?!薄逗鬂h書·袁紹傳》:“ 橋瑁 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薄蛾悤ふ抡堰_傳》:“ 華皎 之反也,其移書文檄,竝假以昭達為辭?!?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各國有不公不平不文明之舉動,公議院得移書責(zé)之,令其更改?!?/p>
激切
激切 (jīqiè) 激烈直率 impassioned;outspoken;vehement 詞極激切?!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言多激切 激勵 encourage欺誑
欺騙迷惑。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每見此曹欺誑天下以規(guī)世利者,遲速皆受殃罰?!?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姦猜畏彈射,斥逐恣欺誑。”《水滸傳》第一○一回:“懼罪隱匿,欺誑陛下?!?郭沫若 《塔·萬引》:“我的這回小小的欺誑也情由可原?!?/p>
歐陽修名句,答梅圣俞寺丞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