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維《贈東岳焦煉師》:
先生千歲馀,五岳遍曾居。
遙識齊侯鼎,新過王母廬。
不能師孔墨,何事問長沮。
玉管時來鳳,銅盤即釣魚。
竦身空里語,明目夜中書。
自有還丹術(shù),時論太素初。
頻蒙露版詔,時降軟輪車。
山靜泉逾響,松高枝轉(zhuǎn)疏。
支頤問樵客,世上復(fù)何如。
注釋參考
竦身
聳身,縱身向上跳。竦,通“ 聳 ”。《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唐 王維 《贈東岳焦煉師》詩:“竦身空里語,明目夜中書?!?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松一下?!?/p>
里語
(1).猶里諺?!妒酚洝峭蹂袀鳌罚骸袄镎Z有之,‘舐糠及米’?!?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2).俗語俚詞。 章炳麟 《論漢字統(tǒng)一會》:“若綜其實,則今之里語合于《説文》、《三倉》、《爾雅》、《方言》者正多?!?/p>
明目
明目 (míngmù) 明亮,視力好的眼睛 eyes with good eyesight 把眼睛睜亮,使其看得更清楚 widely open (eyes) in order to see clearly 明目張膽中書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稘h書·儒林傳·孔安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顏師古 注:“中書,天子所藏之書也。”《后漢書·伏湛傳》:“ 永和 元年,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藝術(shù)?!?李賢 注:“中書,內(nèi)中之書也。”《三國志·吳志·孫亮傳》“日於苑中習(xí)焉” 裴松之 注引《吳歷》:“ 亮 數(shù)出中書視 孫權(quán) 舊事。”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 漢 設(shè)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稘h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fù)以臣領(lǐng)中書。” 隋 唐 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后因以中書稱宰相?!端问贰と~清臣傳》:“陛下欲息奔競,此繫中書。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則風(fēng)俗惇厚,人知止足?!?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quán)》:“中書獨坐攬朝權(quán),看炙手威風(fēng)赫烜?!?/p>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 隋 、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 明 清 廢中書省,于內(nèi)閣設(shè)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爸袝陌啻?,進士是一途,監(jiān)生是一途?!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三回:“他就湊了千把銀子,捐了個內(nèi)閣中書?!?/p>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書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閑行絕句》:“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文潞公 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 荊公 行至題下?!?/p>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都魺翕旁挕の淦届`怪錄》:“早拜中書事 祖龍 , 江淹 親向夢中逢?!眳⒁姟?中書君 ”。
王維名句,贈東岳焦煉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