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泉散石壁,細(xì)草羅丘園
出自宋代劉子翚《入白水訪劉致中昆仲》:
夜雨歇清曉,山椒云氣昏。
駕言聊出游,窈窕窮川原。
側(cè)帽避橫篠,揚祛障晴暾。
春泉散石壁,細(xì)草羅丘園。
陟峻已逾嶺,窺深更緣源。
喬松傍澗折,垂柯激潺湲。
過籟寒慘慘,驚林白翻翻。
造幽景寥閴,勝絕難具論。
仆夫知余樂,踟躕為停軒。
惜無徙倚地,時來此開樽。
暮投鵝峰宿,青燈耿柴門。
相從二三子,交情久彌敦。
談玄測彖象,攬佩紉蘭蓀。
愿言固所懷,丘壑吾道尊。
注釋參考
石壁
石壁 (shíbì) 有相當(dāng)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cliff;precipice細(xì)草
(1).小草。《后漢書·崔寔傳》:“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細(xì)草而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遲 《侍宴樂游苑送徐州應(yīng)詔詩》:“輕荑承玉輦,細(xì)草藉龍騎?!?唐 杜甫 《旅夜書懷》詩:“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p>
(2).遠(yuǎn)志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遠(yuǎn)志》。
丘園
(1).家園;鄉(xiāng)村?!兑住べS》:“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王肅 注:“失位無應(yīng),隱處丘園?!?孔穎達 疏:“丘謂丘墟,園謂園圃。唯草木所生,是質(zhì)素之所。”后以“丘園”指隱居之處。 漢 蔡邕 《處士圂叔則銘》:“潔耿介於丘園,慕七人之遺風(fēng)?!薄杜f唐書·劉黑闥傳》:“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nóng)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劉會孟辰翁》:“羣薦不入官,丘園從所好?!?/p>
(2).指隱逸。 唐 陳子昂 《申宗人冤獄書》:“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園之賢,道德之茂。”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上每臨朝,多令征四方丘園才能學(xué)術(shù),直言極諫之士?!?宋 范仲淹 《與翰長學(xué)士書》:“或稍寧息,或得將帥,即有丘園之請,以全苦節(jié)。”
(3).指墳?zāi)?。《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三年》:“乃遣供奉 李存瓌 賜 知祥 詔曰:‘ 董璋 狐狼,自貽族滅。卿丘園親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節(jié)?!?胡三省 注:“言 董光業(yè) 族誅,而 孟知祥 墳?zāi)股督詿o他?!?/p>
劉子翚名句,入白水訪劉致中昆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