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出自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
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注釋參考
刑天
神話人物。《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 刑 天 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 常羊 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十:“ 刑天 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jīng)>》:“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 帝江 ;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 刑天 ?!?/p>
舞干
干,古代的盾牌。古代手執(zhí)盾牌的舞者,統(tǒng)治者用以宣示武力,以威服對方,常為蠻夷之邦。不過更多的時候不僅僅“舞干”,而是“舞干羽”,所謂“文舞執(zhí)羽,武舞執(zhí)干”,更多地用于文德教化。
上楹額云“舞干遺化”,有虞帝牌位。
明旅行家徐霞客在《楚游》中游歷簫韶峰附近的舜陵時,見山中一屋額上寫著“舞干遺化”,屋中有虞帝的牌位。
《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 有苗 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唐 元稹 《論討賊表》:“及夫舞干而適至,因壘而來歸,此又物之可化者也。”《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 元凱 之所先,不若 唐 虞 之考績; 叔子 之所務(wù),不若 重華 之舞干?!?/p>詞條編輯者:趙老憨
猛志
猶壯志。《后漢書·公孫瓚傳》:“是歲, 瓚 破禽 劉虞 ,盡有 幽州 之地,猛志益盛。” 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十:“ 刑天 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闕投石之猛志,無飛矢之麗辭?!?明 劉基 《雜詩》之一:“縛羊駕戎輅,猛志空悠悠。”
常在
(1).長久存在。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祿常在?!?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厲厲氣遂嚴,紛紛飛鳥還。民生鮮常在,矧伊愁苦纏?!?宋 劉子翚 《次韻陳成季郡會》:“惜花意欲春常在,對酒年來飲不多。”
(2).道家脾神名?!对企牌呋`》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p>
(3).仙人名?!读邢扇珎鳌肪砭牛骸?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術(shù),人累世見之?!?/p>
(4). 清 代宮女的名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列宮》:“常在、答應(yīng),案《會典》有此二稱,位在貴人之下。蓋未有爵秩,僅供使令,猶 前漢 之家人子, 后漢 之宮人、采女是也?!?/p>
陶淵明名句,讀山海經(j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