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壽無三甲,傳家有二雛
出自宋代黃公度《挽蔡公南別駕二首》:
膴政漸遐俗,清風(fēng)律懦夫。
人憐埋玉樹,誰復(fù)奠生芻。
賦壽無三甲,傳家有二雛。
經(jīng)綸才不展,身世一長吁。
注釋參考
三甲
(1).術(shù)數(shù)家用語。三甲為壽相之征?!度龂尽の褐尽す茌`傳》:“背無三甲,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 宋 王安石 《追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詩之三:“主張壽祿無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眳⒁姟?三壬 ”。
(2).自 宋 太平興國 八年始,進士殿試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見《宋史·選舉志一》。也指殿試的第三等?!独m(xù)通典·選舉三》:“ 明 代取士規(guī)制與 元 略同……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為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俱賜進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賜進士、同進士出身?!?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初選方面》:“ 順治 己丑會試后,以兩 廣 初定需人,遂用新進士候銓者,二甲授參議,三甲授知府?!?/p>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稱。甲午(公元1894年) 中 日 之戰(zhàn), 清廷 與 日本 簽訂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甲辰(公元1904年) 日 俄 之戰(zhàn), 日本 奪取 沙俄 在東三省南部的控制權(quán);甲寅(公元1914年) 日 德 之戰(zhàn), 日本 奪取 德國 在 山東 的控制權(quán)。 李大釗 《國民之薪膽》:“此三甲紀(jì)念,實吾民沒齒不忘者也?!?/p>
傳家
(1).傳家事于子孫?!逗鬂h書·鄭玄傳》:“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案之禮典,便合傳家。” 李賢 注:“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曲禮》曰:‘七十老而傳?!?/p>
(2).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 宋 蘇軾 《再和許朝奉》詩:“傳家有衣鉢,斷獄盡《春秋》?!?清 吳偉業(yè) 《贈張以韜來鶴》詩:“草圣傳家久著聞,斗看孤鶴下層云?!?老舍 《茶館》第一幕:“東西真地道,傳家的玩藝?!?/p>
黃公度名句,挽蔡公南別駕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