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公唱和君知麼,個是安期卻老方
出自宋代楊萬里《謝江東耿漕曼老寄書并與沈侍郎唱和詩謝詒書》:
碧落侍郎金作句,瀛州學(xué)士玉為章。
兩公唱和君知麼,個是安期卻老方。
注釋參考
唱和
唱和 (chànghè) 以原韻律答和他人的詩或詞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 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呼應(yīng) one singing a song and the others joining in the chorus個是
這是。 唐 寒山 《詩》之一八八:“飽食腹膨脝,箇是癡頑物?!?宋 楊萬里 《過虎頭磯》詩:“ 真陽峽 里君須記,箇是 瞿塘 灧澦堆 。” 清 曹寅 《柳村畫荷花長幅戲題》詩之三:“箇是 吳 儂説 吳 好, 莫愁湖 畔 石頭城 ?!?
安期
見“ 安期生 ”。
卻老
亦作“卻老”。1.謂避免衰老。《史記·孝武本紀(jì)》:“是時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漢 桓譚 《新論·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養(yǎng)性,致壽數(shù)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卻老乎?” 唐 包佶 《近獲風(fēng)痺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yī)能卻老,有變是游魂。” 宋 范成大 《紫荷車》詩:“根有卻老藥,鱗皺友松苓?!?/p>
(2).枸杞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茍杞也?!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楊萬里名句,謝江東耿漕曼老寄書并與沈侍郎唱和詩謝詒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未來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