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清之《南坡口號十八首》:
分席春畦僅一弓,靈根移自石窗東。
饒渠五味夸仙藥,爭似鹽梅正策功。
注釋參考
五味
五味 (wǔwèi) 泛指各種味道(五味即甜、酸、苦、辣、咸) the five flavor(sour ,bitter,sweet,pungent and salty)仙藥
神仙所制的不死之藥?!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薄赌鲜贰る[逸傳下·陶弘景》:“受符圖經(jīng)法,徧歷名山,尋訪仙藥?!?唐 王維 《哭褚司馬》詩:“故有求仙藥,仍餘遯俗杯?!?/p>
爭似
怎似。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宋 柳永 《慢卷紬》詞:“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恁牽繫?!?元 關漢卿 《金線池》楔子:“雖然故友情能密,爭似新歡興更濃?!?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問雙星,朝朝暮暮,爭似我和卿!”
鹽梅
(1).鹽和梅子。鹽味咸,梅味酸,均為調(diào)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稌ふf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 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薄读簳ぬ幨總鳌も自枴罚骸袄罩菘h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十三:“外來稿件不加減一下鹽梅,它是不肯入口的?!?/p>
(2).調(diào)和;和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聲得鹽梅,響滑榆槿?!?宋 蘇轍 《除馮京彰德軍節(jié)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鹽梅之德?!?/p>
(3).鹽花梅漿??捎靡圆料淬y器。 唐 白居易 《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之二:“慣和麴蘗堪盛否?重用鹽梅試洗看。”自注:“銀匠洗銀,多以鹽花梅漿也?!?/p>
(4).白梅的異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梅》。
策功
猶策勛。《新唐書·蘇定方傳》:“ 高宗 臨軒, 定方 戎服奉 賀魯 以獻,策功拜左驍衛(wèi)大將軍、 邢國公 ?!?/p>
鄭清之名句,南坡口號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