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良渤海遂,平理潁川霸
出自宋代李昴英《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海瀕老同年,五載依宇下。
春風舞蓑笠,愛日曝田舍。
喜無撞熱衷吏,追逐款段馬。
劇談許絛褐,得趁公余暇。
達官來三逕,小隊鄰翁詫。
明公杰俊人,麟族稱大雅。
典刑樣諸老,胸次郁醖藉。
西派溯其源,境物入陶寫。
才高事無難,只手擘太華。
乘軺始逾嶺,風采賢使者。
堂堂開大閫,部屬肅鞾帕。
臺端有老蜮,闖影含沙射。
孤忠冕旒知,還許河內(nèi)借。
鈴齋安獨處,冷淡閑僧夏。
例錢推不受,金貝視土苴。
首祠酌泉翁,坐使饕俗化。
葭萌細摩拊,生意被原野。
循良渤海遂,平理潁川霸。
威風戢偷竊,德意銷詭詐。
能令颶母伏,默禱雨師灑。
開倉散窮閭,儉歲低粒價。
貢場宏敞拓,芘士千間廈。
歷觀古賢牧,美政公其亞。
讒夫真枉了,有識共唾罵。
君子竟何傷,徽譽愈膾炙。
詔還九棘班,明發(fā)不俟駕。
傾城送津亭,牽纜不忍舍。
老夫前致辭,再拜進離斝。
立朝要敢言,切勿效喑啞。
此行眾所望,磐石鞏宗社。
注釋參考
循良
(1).謂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孫搴等傳論》:“ 房謨 忠勤之操,始終若一。 恭懿 循良之風,可謂世有人矣?!?唐 李邕 《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出膺賢守,則郡國循良?!?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吾每見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終不能活者,不剛也?!?孫中山 《孫文學說·不知亦能行》:“官吏不過為人民之僕,當受人民之監(jiān)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當任用之;其酷劣者,當淘汰之?!?/p>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謝上表》:“常以萬邦共理,必藉於循良?!?清 朱彝尊 《送張夫子巡撫山東》詩之一:“循良久數(shù) 張京兆 ,副相依然 漢 上公。”
(3).善良。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烏可執(zhí)一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舟子頗循良,令其糴米煮飯?!?/p>
渤海
(1).我國的內(nèi)海,位于 遼 、 冀 、 魯 、 津 三省一市間,東至 遼東半島 南端,南至 山東半島 北岸?!肚f子·說劍》:“繞以 渤海 ,帶以 常山 ?!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上親禪 高里 ,祠后土,臨 渤海 。” 唐 駱賓王 《浮查》詩:“ 渤海 三千里,泥沙幾萬重。”
(2).我國 唐 代以 靺鞨 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渤海 貢馬腦樻、紫瓷盆?!薄缎绿茣け钡覀鳌げ澈!罚骸?渤海 ,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麗 者,姓 大 氏。” 宋 岳飛 《申省承州捷狀》:“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 契丹 、 渤海 、 漢 兒軍 高太保 等?!?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 渤海 部又東奔 挹婁 故地 東牟山 ,酋長 da{1|1}祚{1*1}榮 建國自立,稱 震國王 。七一二年, 唐睿宗 封 da{1|1}祚{1*1}榮 為 忽汗州 都督、 勃海 郡王,后世遂號 渤海 ?!?/p>
平理
謂公平處理;治理有序。《東觀漢記·劉祐傳》:“ 祐 到,摧其權強,平理寃結,政為 三河 表?!薄赌鲜贰R紀論》:“機事平理,職貢有恒,府藏內(nèi)充,人鮮勞役?!薄对湔隆舨课濉っ裉铩罚骸耙磺写笮∈聞眨瑥拈L區(qū)處,務要百姓安寧,庶事平理。”
評斷。《后漢書·魯恭傳》:“訟人 許伯 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 恭 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薄对湔隆こV一·庶務》:“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間詞訟尤當用心平理?!?/p>
潁川
(1). 漢 將 灌夫 的代稱。 夫 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使酒,家財千萬,食客日近百人,曾稱霸 潁川 。 唐 王維 《老將行》:“誓令 疏勒 出飛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p>
(2). 漢 黃霸 的代稱。 霸 曾任 潁川 太守,有政績。后常用作稱頌有政績官吏之典。 唐 王灣 《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友人》詩:“司徒 漢 家重,國典 潁川 徵。” 唐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詩:“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陽 才。” 馮集梧 注:“《黃霸傳》: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為天下第一?!?/p>
(3). 漢 荀淑 家子弟的代稱。 淑 , 潁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為時賢,故稱。 唐 權德輿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弟俱為尚書郎伯仲同時列在南北省會于左掖因而有詠》:“伯仲盡時賢, 平輿 與 潁川 ?!?/p>
李昴英名句,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