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聞浪喧闐,未睹水態(tài)度
出自宋代楊萬里《東磧?yōu)罚?/h2>江船初上灘,灘水政勃怒。
船工與水斗,水力攔船住。
琉璃忽破碎,永雪迸吞吐。
竟令水柔伏,低頭船底去。
朝來發(fā)盈川,已過灘十許。
但聞浪喧闐,未睹水態(tài)度。
卻緣看后船,偶爾見奇處。
從此至三衢,猶有灘四五。
江船初上灘,灘水政勃怒。
船工與水斗,水力攔船住。
琉璃忽破碎,永雪迸吞吐。
竟令水柔伏,低頭船底去。
朝來發(fā)盈川,已過灘十許。
但聞浪喧闐,未睹水態(tài)度。
卻緣看后船,偶爾見奇處。
從此至三衢,猶有灘四五。
注釋參考
喧闐
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嘩,熱鬧。 唐 杜甫 《鹽井》詩:“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蘇軾 《竹枝歌》:“水濱擊鼓何喧闐,相將扣水求 屈原 ?!薄毒劳ㄑ浴そ鹈鞒貐乔宸陳蹛邸罚骸凹唇袂迕鲿r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蟻?!?清 張岱 《陶庵夢憶·金山夜戲》:“鑼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币槐咀鳌?喧嗔 ”。 清 黃景仁 《入市》詩:“喧填騶從除道來,呼聲直欲緣云上?!?李大釗 《上海的童工問題》:“有些小孩子,在喧闐的機器聲中,被放在搖籃中,或睡或醒?!?/p>
喧嘩擁擠。 唐 陸喬 引 沉青箱 《過臺城感舊》詩:“繁華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凡新婚者,卻扇之夕,親朋雜沓,呼笑諠闐,謂之鬧房?!?/p>
水態(tài)
猶言水上景色。 唐 蘇颋 《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詩:“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tài)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齊安郡晚秋》詩:“云容水態(tài)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清 何紹基 《別濟南》詩之二:“水態(tài)山容似客忙,誰從漁父問行藏?!?/p>
楊萬里名句,東磧?yōu)┟?。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