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
出自唐代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胡部新聲錦筵坐,中庭漢振高音播。
太宗廟樂傳子孫,取類群兇陣初破。
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云雷磨。
初疑遇敵身啟行,終象由文士憲左。
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后臨玉座。
如今節(jié)將一掉頭,電卷風(fēng)收盡摧挫。
宋晉鄭女歌聲發(fā),滿堂會(huì)客齊喧呵。
珊珊珮玉動(dòng)腰身,一一貫珠隨咳唾。
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
太常雅樂備宮懸,九奏未終百寮惰。
惉滯難令季札辨,遲回但恐文侯臥。
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
宋沇嘗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來(lái),九廟千門虜塵涴。
我聞此語(yǔ)嘆復(fù)泣,古來(lái)邪正將誰(shuí)奈。
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注釋參考
頃向
一向;向來(lái)。 南朝 宋 顏延之 《自陳表》:“頭齒眩疼,根痼漸劇,手足冷痺,左脾尤甚,素不能食,頃向減半。” 唐 元稹 《立部伎》詩(shī):“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p>
圜丘
圜丘 (yuánqiū) 中國(guó)明、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臺(tái),在北京天壇內(nèi)。為漢白玉石砌成的三層圓臺(tái)。四面有欄桿、臺(tái)階;外圍有兩道圍墻。其北有一座圓殿皇穹宇,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專用建筑?;蜀酚钔庥袌A形圍墻,南面有三座磚拱門,俗稱“回音壁” round mound郊祀
(1).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謂大祀,祀為群祀?!稘h書·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陽(yáng)之義也;瘞地於北郊,即陰之象也。”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shī)·效鮑照<戎行>》:“孟冬郊祀月,殺氣起嚴(yán)霜。”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至遇軍國(guó)郊祀之大費(fèi),則遣使鏟刷,殆無(wú)餘藏?!?清 毛奇齡 《詔觀西洋國(guó)所進(jìn)獅子因獲遍閱虎圈諸獸敬制長(zhǎng)句紀(jì)事和高陽(yáng)相公》:“從此郊祀播樂章,射烏格鹿非尋常。”
(2).《郊祀歌》的省稱。 章炳麟 《國(guó)故論衡·辨詩(shī)》:“ 漢 世樂府,《七略》録為歌詩(shī),上自郊祀,下訖里巷歈趣,皆見罔羅?!?/p>
正旦
正旦 (zhēngdàn) 農(nóng)歷正月初一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year 正旦 (zhèngdàn) 戲曲角色,即青衣 mainfemale role in Chinese opera朝賀
朝覲慶賀?!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唐 韓愈 《石鼓歌》:“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劒珮鳴相磨?!?明 唐順之 《請(qǐng)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詣 奉天殿 朝賀,禮成,即詣 文華殿 朝賀皇太子?!?劉征 《鴟鸮的下場(chǎng)》:“小子們,快準(zhǔn)備朝賀的盛典,多多準(zhǔn)備慶功的酒漿。”
元稹名句,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征服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