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六出花飛,無地卓錐。
填溝塞壑,絕毫絕厘。
嗄,忽驚卷盡青山去,又喜重攜春色歸。
注釋參考
六出花
亦稱“ 六出公 ”。雪花的別稱。 唐 宋之問 《奉和春日玩雪應制》詩:“瓊章定少千人和,銀樹長芳六出花?!薄度圃姟肪戆肆咻d《東陽夜怪》詩:“愛此飄颻六出公,輕瓊冷絮舞長空?!?元 白樸 《天凈沙·冬》曲:“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 清 周亮工 《雪舫再送元潤返白門》詩:“入夢三眠柳,移情六出花?!眳⒁姟?六出 ”。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zhàn)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薄痘茨献印ぬ┳逵枴罚骸按河曛嗳f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p>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圍廣袤?!冻o·遠游》:“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薄段倪x·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張銑 注:“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p>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tǒng)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云!”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zhàn)越無地?!薄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于無地?!?/p>
卓錐
立錐。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時畫天馬圖》:“ 西河 驄作蒲萄錦,雙瞳夾鏡耳卓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路傍先有一峯,圖鋭若標,從此而亂峯漸多,若卓錐,若駢指,若列屏,俱環(huán)映於大山之東?!?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即使赤貧之家,卓錐無地,欲藝時花而不能者,亦當乞諸名園,購之擔上?!?/p>
釋子益名句,偈頌七十六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