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論語·述而篇》:
摘自《論語·述而篇》
解釋:(許多人)不去培養(yǎng)品德,不研討學(xué)問,聽到了應(yīng)當(dāng)做的事(義),卻不能馬上去做;有錯(cuò)誤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擔(dān)憂的。
原文摘要: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弊釉唬骸澳R(shí)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弊釉唬骸白孕惺抟陨?,吾未嘗無誨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弊釉唬骸案欢汕笠玻m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弊又鳎糊R,戰(zhàn),疾
注釋參考
不修
(1).不修明;不整治。《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貪昧於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人事曠而不脩?!?/p>
(2).不修繕。 漢 班彪 《北征賦》:“過 泥陽 而太息兮,悲祖廟之不脩。”
(3).不學(xué)習(xí);不講究?!稘h書·高帝紀(jì)下》:“ 高祖 不脩文學(xué),而性明達(dá)。”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公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節(jié),見人無貴賤皆與飲酒?!?/p>
聞義
謂聽到合乎義理的事?!豆茏印さ茏勇殹罚骸耙娚茝闹?,聞義則服?!薄墩撜Z·述而》:“德之不脩,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 柳宗元 《乘桴說》:“謂 由 也勇於聞義,果於避世,故許其從之也?!?/p>
不能
不能 (bùnéng) 不可能;不能夠 impotent;unable;incompetent;inefficient;powerless 又北向,不能得日?!鳌w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shí)現(xiàn) 〈方〉∶不允許,不可以 cannot afford;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方〉∶不至于 may not;must not不善
(1).指壞事?!稌ひ劣?xùn)》:“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史記·孝文本紀(jì)》:“ 呂產(chǎn) 欲為不善,丞相 陳平 與太尉 周勃 謀奪 呂產(chǎn) 等軍?!?/p>
(2).指惡人?!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然明 曰:‘政將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產(chǎn) ?’” 楊伯峻 注:“以好人代替壞人?!薄秶Z·晉語六》:“不善進(jìn)不善,善亦蔑由進(jìn)矣?!?/p>
(3).指缺點(diǎn)?!睹献印るx婁下》:“言人之不善,當(dāng)如后患何?”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yīng)時(shí)改定?!?/p>
(4).不良;不好?!肚f子·至樂》:“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迎面有二個(gè)人行將至,忽悄語曰:‘來矣?!持湟獠簧?,怖極計(jì)生?!?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吳天寶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嬸 氣色不善,也不介意,還是說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嬸 引樂了。”
(5).不長于。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jié),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風(fēng)寒所災(zāi),百毒所傷,中道夭於眾難,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
(6).猶言非同小可。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見,這頓打可不善也。”
孔子弟子名句,論語·述而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