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左丘明《陰飴甥對秦伯》: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
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征繕以立圉也。
曰:‘必報仇,寧事戎狄。
’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
曰:‘必報德,有死無二。
’以此不和。
”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
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
貳而執(zhí)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
” 改館晉侯,饋七牢焉。
注釋參考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p>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薄毒劳ㄑ浴ざ攀锱涟賹毾洹罚骸霸瓉砑{粟入監(jiān)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p>
不和
不和 (bùhé) 意見分歧 difference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discord dissension;be on bad terms 不一致、不團結,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制造不和 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不和看來要表面化左丘明名句,陰飴甥對秦伯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