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曹勛《青苔篇》:
陵陸變滄海,復(fù)作清淺流。
扶疎蕊淵桂,先驚蒲柳秋。
姑蘇臺(tái)未乾,坐見麋鹿游。
秦皇正游覽,黃屋指沙丘。
乃知晞朝露,不必潛蛟虬。
桀跖豈庸陋,比德慚蜉蝣。
夷齊苦葵藿,垂譽(yù)賢伊周。
貧賤未必污,邪辟深可羞。
愚智混生死,善惡觀其田。
昧死尚役役,身外滋旁求。
君不見當(dāng)年梨園歌舞人,歌聲未歇生白頭。
及時(shí)游衍且行樂,莫教日入辭高樓。
請君試誦青苔篇,令君一誦忘百憂。
注釋參考
昧死
[risk one' life] 冒死,不避死罪
昧死以聞。——《戰(zhàn)國策·趙策》
詳細(xì)解釋冒死。猶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時(shí)臣下上書帝王習(xí)用此語,表示敬畏之意。《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愿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 漢 賈誼 《新書·數(shù)寧》:“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 漢 蔡邕 《獨(dú)斷》:“ 漢 承 秦 法,羣臣上書,皆言昧死。 王莽 盜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光武 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頓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
役役
(1).勞苦不息貌。《莊子·齊物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宋 梅堯臣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之四:“秋蟲至微物,役役網(wǎng)自織?!?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今之讀書學(xué)道者,皆鹵莽滅裂以從事,何怪乎役役終身而無所得也?!?鐵生 《敬告我漢族大軍人書》:“役役焉執(zhí)干戈衛(wèi)他人社稷,已不免貽笑全球,況又殺同胞之光復(fù)軍者乎!”
(2).奔走鉆營貌。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得一名,獲一利,則棄其業(yè)而役役於持權(quán)者之門。” 清 唐甄 《潛書·取善》:“士志於學(xué),而乃役役焉往來於名利之中,德盡喪矣。” 清 汪紹焻 《劉伯倫》詩:“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獨(dú)醒。”
(3).狡黠貌。《莊子·胠篋》:“舍夫種種之民,而悅夫役役之佞;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成玄英 疏:“役役,輕黠之貌?!?/p>
身外
自身之外。 晉 陸機(jī) 《豪士賦》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説。豈識(shí)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四:“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清 陸次云 《出門》詩:“堂上有慈親,身外無昆季。”
旁求
四處征求;廣泛搜求?!稌ぬ咨稀罚骸芭郧罂?,啟迪后人,無越厥命以自覆?!?漢 孔融 《薦禰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賢俊?!?唐 聶夷中 《燕臺(tái)》詩之一:“何必馳鳳書,旁求向林野。” 清 王夫之 《南岳賦》:“忠誠旁求而鵲起,黃門經(jīng)始而鳥革?!?/p>
曹勛名句,青苔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