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出自宋代文同《張林宗司勲挽詩三首》:
巫峽乘軺去,涪江擁節(jié)還。
方來赴京兆,又出領(lǐng)潼關(guān)。
髀肉川涂瘦,顛毛案牘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注釋參考
音容
音容 (yīnróng) 聲音與容貌 likeness of the deceased 一別音容兩渺茫清血
(1).指眼淚。 唐 杜牧 《杜秋娘》詩:“清血灑不盡,仰天知問誰?” 宋 歐陽修 《<龍茶錄>后序》:“余自以諫官供奉仗內(nèi),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獲賜,而丹成龍駕,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p>
(2).謂血淚。 宋 文天祥 《哭母大祥》詩:“一聲鷄叫淚滿牀,化為清血衣裳濕?!?/p>
文同名句,張林宗司勲挽詩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犀利的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