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自覺二首》:
忍垢包羞混世塵,胸中無物只天真。
平生我亦輕余子,此日君當(dāng)如醉人。
鐘乳金釵空喪志,鱸魚莼菜向知津。
中行獨(dú)復(fù)雖差晚,猶與初爻不遠(yuǎn)鄰。
注釋參考
忍垢
(1).見“ 忍詬 ”。
(2).忍受污垢。 宋 黃庭堅(jiān) 《戲答王充道烹茶》詩之二:“何須忍垢不濯足,苦學(xué) 梁州 陰子春 ?!薄独蠚堄斡浝m(xù)集遺稿》第四回:“然后把三爺請(qǐng)來,光把沒有錢不能辦的苦處告訴他,再把為他才用這忍垢納污的主意説給他,請(qǐng)他下個(gè)決斷?!?/p>
包羞
忍受羞辱?!兑住し瘛罚骸傲??!断蟆吩唬骸撸徊划?dāng)也?!?孔穎達(dá) 疏:“位不當(dāng)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 唐 陸龜蒙 《寒泉子對(duì)秦惠王》:“大王出則奪氣,入則包羞?!?明 劉基 《題扇面牡丹花》詩:“舞罷春風(fēng)卻回首,六宮紅粉總包羞?!?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shì)》第四章:“ 漢高 蚤年最惡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棄也至矣。而 酈食其 、 叔孫通 、 陸賈 等深自貶抑,包羞忍垢以從之?!?/p>
庖饈。謂廚房內(nèi)精美的食品。 元 麻革 《上云內(nèi)帥賈君》詩:“杞梓容山木,包羞薦沼芼。”
世塵
(1).塵世;人間。 唐 王昌齡 《題朱煉師山房》詩:“叩齒焚香出世塵,齋壇鳴磬步虛人?!薄短煊昊ā返谖寤兀骸斑@般隱弊誰能測,真是天星降世塵?!?/p>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別贊上人》詩:“還為世塵嬰,頗帶顦顇色?!?明 屠隆 《綵毫記·訪道仙翁》:“弟子隱志不堅(jiān),為世塵牽引,有違明訓(xùn)?!?/p>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tài)。《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nèi)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dāng)而勝敗存亡之機(jī)固已形於胸中矣?!?明 王守仁 《泛?!吩姡骸半U(xiǎn)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樕弦粓F(tuán)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p>
無物
無物 (wúwù) 不存在東西;空洞 devoid of content天真
天真 (tiānzhēn) 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nature;freedom 引申為單純、樸實(shí)、幼稚;頭腦簡單 innocent;naive;artless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歲的小孩方回名句,自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