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復(fù)《種菜》:
同墻茅屋來,有地十畝余。
蒿蓬雜毒草,壅闇惡木俱。
歲久人跡絕,亂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顧步良躊躇。
默嗟咫尺間,荒穢侵吾廬。
散米飯群仆,操具亟剪鋤。
攘剔先叢棘,斬伐多高樗。
乘濕束故急,積供爨我廚。
耕土如蒸面,治畦將種蔬。
時(shí)雨近沾洽,膏脈涵如酥。
問鄰地所宜,嘉種愿乞諸。
異有出戎夷,遠(yuǎn)或傳蜀吳。
根移甘或辛,色剖玄或朱。
蕪菁飯之半,布藝廣數(shù)區(qū)。
牙甲助芬味,瑣細(xì)不可無。
霜降百物肅,御冬必此須。
居貧寡營辦,親賓間招呼。
盤飧多造次,粗糲鮮毳腴。
收藏資舉筋,率野真腐儒。
澹薄味可久,萬錢非我圖。
樊遲請學(xué)圃,予今老為模。
但愧公義休,拔葵謝園夫。
注釋參考
攘剔
(1).謂剪除繁冗部分。語本《詩·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朱熹 集傳:“攘剔,謂穿剔去其繁冗使成長也。”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種?!吩姡骸霸娙岁悧l柯,亦有美攘剔?!?宋 胡錡 《耕祿稿·擬趙鎛除金部誥》:“聚百鍊之精,以鑄農(nóng)器,俾啟辟攘剔之有其具?!?/p>
(2).指鏟除。 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何患攘剔之無期,何患奮武之無會?!?/p>
叢棘
(1).古時(shí)囚禁犯人的地方,四周用荊棘堵塞,以防犯人逃跑,故稱?!兑住た病罚骸皞S用徽纆,寘于叢棘。” 孔穎達(dá) 疏:“謂囚執(zhí)之處,以棘叢而禁之也?!?唐 陳子昂 《祭韋府君文》:“昔君夢奠之時(shí),值余寘在叢棘,獄戶咫尺,邈若山河。” 明 沉鯨 《雙珠記·獄中冤恨》:“智者比為福堂,《羲經(jīng)》謂之叢棘。笞杖徒流絞斬,皆吾掌握之中?!?/p>
(2).叢生的荊棘。 清 劉大櫆 《金氏節(jié)母傳》:“又嘗日暮自園中歸,失足墜道左叢棘中?!?/p>
斬伐
(1).征伐。《詩·小雅·雨無正》:“降喪饑饉,斬伐四國。” 宋 蘇轍 《秦論》:“ 秦 人居諸侯之地而有萬乘之志,侵奪六國,斬伐天下,不數(shù)十年之間而得志於海內(nèi)?!?/p>
(2).誅殺?!妒酚洝た崂袅袀鳌罚骸?張湯 數(shù)稱以為亷武,使督盜賊,所斬伐不避貴戚?!薄稘h書·尹齊傳》:“ 武帝 使督盜賊,斬伐不避貴勢?!?/p>
(3).砍伐?!盾髯印ね踔啤罚骸皵胤ヰB(yǎng)長不失其時(shí),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斥逐鴻鵠兮,近習(xí)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金 元好問 《續(xù)夷堅(jiān)志·高白松》:“ 偉 因悟前夢,力為營護(hù),竟免斬伐。” 清 孫枝蔚 《大樹》詩:“斬伐逢今日,相看意轉(zhuǎn)悲。”
多高
多高 (duōgāo) 形容很高 very high李復(fù)名句,種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