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荀子《荀子·王制》:
摘自《荀子·王制》
解釋: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講究道義,所以人最為天下所貴重。
原文摘要:
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tǒng),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故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室不可
注釋參考
有氣
有氣 (yǒuqì) 氣惱,惱怒 be angry 我遇見不合理的事就有氣有生
有生 (yǒushēng) 有生命者,指人類 human being 有生之初?!濉?黃宗羲《原君》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韓愈 《復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p>
亦且
又,而且?!盾髯印ね踔啤罚骸叭擞袣庥猩兄?,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水滸傳》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jīng)赦宥,難復前職。亦且 高俅 那廝現(xiàn)掌軍權,他如何肯容你?”《紅樓夢》第五九回:“未免又氣又恨,亦且遷怒于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