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去,等鶴算龜齡,天長地久
出自宋代劉仙倫《喜遷鶯(壽令人)》:
祥云籠晝。
正梅花弄粉,歲寒時(shí)候。
長記今朝,瑤臺(tái)仙子,降作人間明秀。
四德生來全備,綠鬢年年依舊。
更滿目,兒婦兒孫,森羅前后。
知否。
笙歌奏。
去歲芳筵,好事今年又。
壽燭高燒,壽詞齊唱,滿勸長生酒。
元自榮華富貴,況復(fù)康寧福壽。
愿此去,等鶴算龜齡,天長地久。
注釋參考
鶴算
鶴壽,長壽。 唐 無名氏 《上嘉會(huì)節(jié)賀表》:“值清明馭氣之時(shí),當(dāng)仁壽悅隨之始,固可年同鶴算,歲比山呼。” 宋 劉克莊 《賀新郎·二鶴》詞:“古云鶴算誰能紀(jì)。嘆歸來,山川如故,人民非是?!?明 邵璨 《香囊記·慶壽》:“祈壽考,愿鶴算綿綿,福海滔滔。”
龜齡
古人以龜為長壽之靈物,因以“龜齡”比喻長壽。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宋 張孝祥 《鷓鴣天·為老母壽》詞:“同犬子,祝龜齡。天教二老鬢長青。” 明 李東陽 《燒丹灶賦》:“若夫鶴算龜齡,龎眉駘背,不窮而瘥,不色而瘁,固有幽冥握其機(jī)衡,沖漠司其割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