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爚《重沓嶺》:
松間疊石步高低,啼鳥幽林聽隔溪。
七尺枯藤可扶老,青鞋香汗落花泥。
注釋參考
七尺
(1).古代指二十歲?!吨芏Y·地官·鄉(xiāng)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賈公彥 疏:“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p>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dāng)古尺七尺,故稱。 南朝 梁 沉約 《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唐 李頎 《古意》詩:“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七尺雖無用,臨深亦可驚?!?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雖愚,豈以七尺易一官?!?/p>
枯藤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堯臣 《瑯玡溪》詩:“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濺濺石間亂?!?元 馬致遠(yuǎn) 《天凈沙》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薄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暗鼓緳M擔(dān)深澗,枯藤結(jié)掛光峰。”
(2).稱藤制的手杖。 宋 陸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詩:“自笑閒游本無定,興闌隨處倚枯藤。” 宋 戴復(fù)古 《辛丑歲暮》詩之三:“能扶雙病腳,賴有一枯藤。”
扶老
(1).謂手杖可供老人憑借扶持。后因用以為手杖的別名。《藝文類聚》卷九二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周官·羅氏》:‘獻(xiàn)鳩養(yǎng)老?!?漢 無羅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策扶老以流憇,時矯首而遐觀?!?宋 黃徹 《郊行》詩:“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緣訝宛童。” 金 宇文虛中 《和高子文秋興》:“散步雙扶老,棲身一養(yǎng)和?!?/p>
(2).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樹、藤、竹的名稱。《詩·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國 吳 陸璣 疏:“椐,樻。節(jié)中腫,似扶老,今靈壽是也?!?阮元 ??庇洠骸胺隼?,木名,可以為杖?!薄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 龜山 ﹞多扶竹” 晉 郭璞 注:“邛竹也,高節(jié)實(shí)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薄逗鬂h書·周磐傳》“ 磐 同郡 蔡順 ,字 君仲 ,亦以至孝稱” 李賢 注引 晉 周斐 《汝南先賢傳》:“ 蔡順 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 順 憂,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繞之,遂堅(jiān)固焉?!?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漢成帝 顧成廟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樹悉為扶老拘攔,畫飛云龍角於其上也?!?/p>
(3).禿鹙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扶老,禿秋也。狀如鶴而大,大者頭高八尺,善與人鬭,好啖蛇?!币徽f為刻有禿鹙頭形的拐杖。 宋 無名氏 《采蘭雜志》:“山中老人以禿鶖頭形刻杖上,謂之扶老,以此鳥能辟蛇也?!豆沤褡ⅰ芬远d鶖為扶老,甚謬?!?/p>
(4).攙扶老人。參見“ 扶老攜幼 ”。
青鞋
亦作“ 青鞵 ”。1.指草鞋。 唐 杜甫 《發(fā)劉郎浦》詩:“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仇兆鰲 注:“沉氏曰:黃帽,籜冠。青鞋,芒鞋?!?宋 辛棄疾 《點(diǎn)絳唇》詞:“青鞋自喜,不踏 長安市 ?!?清 鄭燮 《贈圖牧山》詩:“青鞵踏曉露,小閣延朝暾?!?/p>
(2).借指筆套。 宋 黃庭堅(jiān) 《戲詠猩猩毛筆》:“明窗脫帽見蒙茸,醉著青鞋在眼中?!?/p>
張爚名句,重沓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