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南《山居晚步》:
蔬腸消谷暖,拄杖出林深。
犢背斜陽在,蛩聲暮氣侵。
崗巒舒伏脈,松菊會(huì)歸心。
墟落函寒早,山曛日未沉。
注釋參考
斜陽
斜陽 (xié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蛩聲
蟋蟀的鳴聲。 唐 白居易 《禁中聞蛩》詩:“西窗獨(dú)闇坐,滿耳新蛩聲?!?宋 王安石 《五更》詩:“只聽蛩聲已無夢,五更桐葉強(qiáng)知秋?!薄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澳菚r(shí)正是將近仲秋天氣,金風(fēng)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曉月殘星,滿耳蛩聲雁陣?!?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shí)紀(jì)勝·蛞蛞》:“以雕作葫蘆,銀鑲牙嵌,貯而懷之,食以嫩黃豆芽,鮮紅蘿卜,偶於稠人廣座之中,清韻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聲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p>
暮氣
暮氣 (mùqì) 黃昏時(shí)的霧靄。比喻意志衰退、不求進(jìn)取的精神狀態(tài) lethargy;apathy;spint of decline 暮氣沉沉周南名句,山居晚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勇闖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