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
出自唐代趙彥伯《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
出豫垂佳節(jié),憑高陟梵宮。
皇心滿塵界,佛跡現(xiàn)虛空。
日月宜長壽,天人得大通。
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
注釋參考
寶偈
(1).佛教語。對偈頌的敬稱。《新譯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序》:“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fù)幽宗,喜盈身意?!薄斗ㄔ分榱帧肪硪弧鹌撸骸俺砍麑氋?,夕夜虔誠恭。近求出苦海,遠(yuǎn)念法身蹤。” 唐 趙彥昭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yīng)制》:“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p>
(2).道教亦借以指修煉的歌訣?!对企牌呋`》卷五七:“四九寶偈,除誦守精,修奉太和,不虧不盈?!?/p>
受記
(1).亦作“ 受紀(jì) ”。指接受祭享?!稘h書·司馬遷傳》:“五年而當(dāng)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諸神受記?!?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諸神受記?!?明 唐順之 《觀中州進(jìn)賀長至表箋恭述時寓信陽》詩:“諸神將受紀(jì),四海共迎祥?!?/p>
(2).佛教語。稱佛記弟子來生因果及將來成佛之事為記別,接受記別,叫做受記。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傳稱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記,法中出家?!薄豆沤裥≌f·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長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記,故此晝夜啼哭?!薄独蠚堄斡浝m(xù)集遺稿》第六回:“佛經(jīng)上常説:‘受記成佛。’你能受記,就能成佛;你不受記,就不能成佛。”
趙彥伯名句,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