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侯有遺躅,何事學(xué)泉明。
出自唐朝耿湋《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
白玉郎仍少,羊車上路平。秋風(fēng)搖遠(yuǎn)草,舊業(yè)起高情。
亂樹通秦苑,重原接杜城。溪云隨暮淡,野水帶寒清。
廣樹留峰翠,閑門響葉聲。近樵應(yīng)已燒,多稼又新成。
解佩從休沐,承家豈退耕。恭侯有遺躅,何事學(xué)泉明。
注釋參考
遺躅
猶遺跡。 唐 何儒亮 《亞父碎玉斗》詩:“ 嬴女 昔解網(wǎng), 楚王 有遺躅?!?宋 蘇軾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復(fù)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似聞雪髯叟,西嶺訪遺躅。” 明 袁宏道 《萊陽張廷尉贊》:“ 汴水 之上,有公遺躅?!眳⒁姟?遺跡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jì)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bǔ)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泉明
指 晉 陶淵明 。 淵明 為 彭澤 令時,因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見《晉書·隱逸傳·陶潛》。后遂借指欲作歸隱之計的縣令。 唐 李白 《送韓侍御之廣德》詩:“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王琦 注:“《野客叢書》:‘《海録碎事》謂 淵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詩多用之。不知稱 淵明 為 泉明 者,蓋避 唐高祖 諱耳。猶 楊淵 之稱 楊泉 ,非一字 泉明 也?!洱R東野語》:‘ 高祖 諱 淵 ,淵字盡改為泉。’”
耿湋名句,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