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朱敦儒《沙塞子》
萬里飄零南越,山引淚、酒添愁。不見鳳樓龍闕、又驚秋。九日江亭閑望,蠻樹繞,瘴云浮。腸斷紅蕉花晚、水西流。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鳳樓龍闕
形容華美的宮闕樓臺。 前蜀 韋莊 《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 洛 岸秋晴夕照長,鳳樓龍闕倚清光?!?/p>
驚秋
(1).秋令驀地來到。 唐 韋應(yīng)物 《府舍月游》詩:“橫河俱半落,泛露忽驚秋。” 唐 無名氏 《落葉賦》:“見一葉之已落,感四序之驚秋。”
(2).喻迅速凋零衰敗。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壯年雙鬢已驚秋?!?宋 蘇轍 《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緑鬢驚秋半欲黃,官居無處覓林塘。”
朱敦儒名句,沙塞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