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三朝,典冊羔行
出自宋代佚名《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乾元資始,坤元資生。
允也圣德,同實異名。
春王三朝,典冊羔行。
咨爾上公,相德以登。
注釋參考
春王
指正月。按《春秋》體例, 魯 十二公之元年均應(yīng)書“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書“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洞呵铩ざü辍罚骸霸甏和酢!?杜預(yù) 注:“公之始年不書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漢 班固 《東都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 魯定公 元年春王不言正月者,《春秋》以其先君不得正其終,則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無正也?!?清 蔣士銓 《臨川夢·宦成》:“我想春王伊始,猛虎橫行,咎歸令尹?!?/p>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段倪x·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李善 注:“三朝,歲首朔日也?!薄稘h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注:“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jié)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p>
(3).舊時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并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游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p>
(1).外朝、內(nèi)朝、燕朝?!吨芏Y·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注:“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nèi)朝二。內(nèi)朝之在路門內(nèi)者或謂之燕朝?!?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nèi)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nèi)f民於宮中。內(nèi)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nèi),蓋內(nèi)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p>
(2).指前后三代君主統(tǒng)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唐 李遠(yuǎn)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典冊
亦作“ 典策 ”。1.記載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冊籍?!蹲髠鳌ざü哪辍罚骸皞湮?、典策、官司、彝器。” 楊伯峻 注:“典策謂典籍簡冊?!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惲敉鮽鳌罚骸叭沙?, 晉 太子 炎 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然而典策之奧,治詞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筆之者,斯亦可尚。” 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冊,諷詔世俗,則權(quán)不wo{1~1}操?!?/p>
(2).帝王的冊命。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以今月令辰,肅膺典冊?!薄蛾悤じ咦婕o(jì)上》:“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 宋 葉適 《宏詞》:“朝廷詔告典冊之文,當(dāng)使曲直宏大,敷暢義理,以風(fēng)曉天下,典、謨、訓(xùn)、誥諸書是也。”
佚名名句,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