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郁《山行聞春禽》:
初陽(yáng)烘霽途,繁陰布幽林。
山禽互嘲哳,為我流好音。
傾耳須臾間,已快清冷心。
飛蓋何為者,傲睨松之隊(duì)。
注釋參考
飛蓋
(1).馳車;驅(qū)車。 三國(guó) 魏 曹植 《公宴》詩(shī):“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yīng)令》:“詎假西園讌,無(wú)勞飛蓋游。” 宋 徐鉉 《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田園經(jīng)雨緑分畦,飛蓋間行九里堤?!?/p>
(2).高高的車篷。亦借指車。 晉 陸機(jī) 《挽歌詩(shī)》:“素驂佇轜軒,玄駟騖飛蓋?!薄蛾悤ば炝陚鳌罚骸案哕幚^路,飛蓋相隨。” 明 何景明 《觀春雪》詩(shī):“佳人御櫺軒,上客倚飛蓋?!?/p>
何為
為什么,何故?!秶?guó)語(yǔ)·魯語(yǔ)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dāng)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yàn)樘?,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詢問(wèn)。《后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zèng)張仆射》詩(shī):“新秋朝涼未見(jiàn)日,公早結(jié)束來(lái)何為?” 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上智·子產(chǎn)》:“ 子產(chǎn)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chǎn) 曰:‘説也?!?/p>
(2).是什么。《后漢書·何進(jìn)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shī):“平生生計(jì)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p>
傲睨
傲慢斜視;驕傲。 唐 羅隱 《送宣武徐巡官》詩(shī):“傲睨公卿二十年,東來(lái)西去只悠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餘杭 生時(shí)一遇之,雖不甚傾談,而傲睨之氣頓減?!薄段骱ろn晉公人奩兩贈(zèng)》:“這 戎昱 ……自恃有才,有性極是傲睨,看人不在眼里。”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屹然出中央而無(wú)校讎,則其益自尊大,寳自有而傲睨萬(wàn)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於理極者矣?!?/p>
陳郁名句,山行聞春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