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胡宏《水心亭》:
水從靈澗來,清泚不可污。
經(jīng)過我亭下,妙見涓涓處。
見處事如何,欲說豈無路。
百丈生潮頭,一勺本性具。
經(jīng)紀大地間,形勢中國著。
江漢荊襄望,河渭關(guān)洛固。
衡山折底柱,觸石堆滟澦。
沄沄三千丈,瀁瀁四海布。
豈有不巖阻,盈科演然去。
豈有不堤防,潤不渙無住。
畇畇青山田,渺渺均{左氵右陰}注。
蕩蕩白虹舟,飄颺任奔翥。
來者無終窮,濟者無量數(shù)。
周流造化功,妙體不競愫。
寄語觀水人,事不在章句。
注釋參考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率蠂罚骸捌洌?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p>
(2).牽船的篾纜?!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薄缎咽篮阊浴お毠律鷼w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p>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潮頭
潮水的浪峰。 唐 竇常 《北固晚眺》詩:“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薄端疂G傳》第一一九回:“寺內(nèi)眾僧,推開窗,指著那潮頭,叫 魯智深 看?!?郭沫若 《楚霸王zi{1-1}殺》:“人馬的聲音終和潮頭一樣,涌進視野里來了?!?/p>
本性
本性 (běnxìng) 即天性。固有的性質(zhì)或個性 natural instincts;natural character;nature 本性難移胡宏名句,水心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