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資《合肥懷古三首》:
合肥一都會,世號征戰(zhàn)地。
我來值明時,不識兵革事。
注釋參考
明時
(1).闡明天時的變化?!兑住じ铩罚骸熬右灾螀嵜鲿r?!?孔穎達(dá) 疏:“脩治厤數(shù)以明天時也?!?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zhǔn)。”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中:“治歷明時之本,固在于此也?!?/p>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峨`續(xù)·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圣世。” 嚴(yán)復(fù)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p>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兵革
(1).兵器和甲冑的總稱。泛指武器軍備?!吨芏Y·地官·酇長》:“若作其民而用之,則以旗鼓兵革帥而至?!薄抖Y記·禮運(yùn)》:“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鄭玄 注:“兵革,君之武衛(wèi)及軍器也?!?孔穎達(dá) 疏:“是國家防衛(wèi)之器?!薄俄n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戰(zhàn)國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qiáng)?!?宋 陳亮 《酌古論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雖精,兵革雖鋭,其勢雖足以扼敵人之喉而蹈敵人之膺,而未嘗敢輕也?!?/p>
(2).指戰(zhàn)爭。《詩·鄭風(fēng)·野有蔓草序》:“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陳書·虞寄傳》:“且兵革已后,民皆厭亂?!?宋 蘇軾 《策略一》:“國家無大兵革幾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jì)典故》:“ 崇禎 末,兵革擾亂,帝於宮中習(xí)學(xué)騎馬,左右扶掖以上,不數(shù)步即墜。”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中國 ,干戈之國也。統(tǒng)覽數(shù)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載不見兵革者殆希?!?/p>
吳資名句,合肥懷古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