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曲廬旋返,平津合寖疏
出自宋代劉克莊《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元老登庸晚,同年召用初。
惜哉武公耄,甚矣董生迂。
汾曲廬旋返,平津合寖疏。
空令雙鬢白,猶待兩輪朱。
注釋參考
汾曲
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寧武縣 管涔山 ,東南流經(jīng) 太原市 至 新絳縣 而西折入 黃河 。其西折處謂 汾 曲?!对?shī)·魏風(fēng)·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薄段簳?shū)·安同傳》:“宜截 汾 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筑圍。西圍既固,賊至無(wú)所施其智力矣。”《周書(shū)·武帝紀(jì)下》:“往者軍下 宜陽(yáng) ,釁由彼始;兵興 汾 曲,事非我先?!?/p>
旋返
見(jiàn)“ 旋反 ”。
平津
(1).坦途;大道。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詩(shī):“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shuí)能別!” 唐 曇翼 《招隱》詩(shī):“連峯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p>
(2).古地名。 漢 時(shí)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jí)官僚。 前蜀 貫休 《酬韋相公見(jiàn)寄》詩(shī):“空諷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mén)么?” 宋 歐陽(yáng)修 《寄題相州榮歸堂》詩(shī):“不須授簡(jiǎn)樽前客,好學(xué) 平津 自有文。” 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詩(shī):“侍中叩閣數(shù)彊諫,上書(shū)對(duì)仗彈 平津 。”
(3).舊時(shí)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稱(chēng)。 茅盾 《歡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jīng)裝箱待運(yùn)?!?/p>
劉克莊名句,挽王居之寺丞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