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人憶平坦,別路多嶇嶔。
出自唐朝孟郊《贈(zèng)竟陵盧使君虔別》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孰不苦焦灼,所行為貧侵。
山木豈無涼,猛獸蹲清陰。歸人憶平坦,別路多嶇嶔。
賴得竟陵守,時(shí)聞建安吟。贈(zèng)別折楚芳,楚芳搖衣襟。
注釋參考
歸人
歸人 (guīrén) 回歸家園的人 returned people 荒途無歸人,時(shí)時(shí)見廢墟?!獣x· 陶淵明《和劉柴?!? 指死人 the dead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唐· 李白《擬古》九平坦
平坦 (píngtǎn) flat 無顯著傾斜、也無明顯的升高或降低 平坦的高原 與通常不言而喻的某物相比是光滑或平平的 一張寬而平坦的臉別路
(1).離別的道路。 南朝 陳 徐陵 《秋日別庾正員》詩:“青雀離帆遠(yuǎn),朱鳶別路遙。” 唐太宗 《餞中書侍郎來濟(jì)》詩:“深悲黃鶴孤舟遠(yuǎn),獨(dú)嘆青山別路長(zhǎng)?!?清 孫枝蔚 《送王金鉉歸里》詩:“隔橋車影去,別路馬蹄聞?!?/p>
(2).岔道?!侗笔贰だ罹皞鳌罚骸皩?史萬歲 擊 突厥 於 大斤山 ,別路邀賊,大破之?!?/p>
嶇嶔
1.形容山勢(shì)峻險(xiǎn)。 王闿運(yùn) 《巫山天岫峰詩序》:“前后相對(duì),嶇嶔參差。”
2.謂道路險(xiǎn)阻不平。 唐 孟郊 《贈(zèng)竟陵盧使君虔別》詩:“歸人憶平坦,別路多嶇嶔。” 宋 王安石 《吳任道說應(yīng)舉時(shí)事》詩:“ 懸瓠 城南陂水深,春泥滿眼路嶇嶔?!?/p>
孟郊名句,贈(zèng)竟陵盧使君虔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