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僅《贈種徵君收》:
雄文英概比君難,二十高名滿世間。
飛詔幾回來北闕,草玄終不出南山。
詩篇落處風(fēng)雷動,筆力停時造化閑。
仙術(shù)每將丹訣解,史才曾把逸書刪。
家僮只有猿隨從,坐客唯聞鶴往還。
兩制詞臣求識面,九重天子望祇顏。
處士星孤輕世俗,大夫松好賤官班。
棋殘夜石秦云斷,琴徹秋巖蜀月彎。
朝議蒲輪看再降,肯教從此老柴關(guān)。
注釋參考
兩制
內(nèi)制和外制的合稱。指翰林學(xué)士和中書舍人?!端问贰ふ孀诩o(jì)一》:“﹝ 咸平 元年十月﹞丙午,許羣臣著述詣閤獻,令兩制銓簡?!?明 宋濂 《大明故資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銘》:“ 章 為東南著姓,自 五季 以迄于 宋 代多顯者,內(nèi)則兩制八座,外則州牧邑宰,皆未嘗無其人?!眳㈤?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兩制》。
詞臣
舊指文學(xué)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唐 劉禹錫 《江令宅》詩:“ 南朝 詞臣 北朝 客,歸來唯見 秦淮 碧。” 明 徐光啟 《疏辯》:“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從來無此官銜;以詞臣而出典兵,從來無此職掌?!?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幫忙到扯淡》:“所謂國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詞臣,我們在 南朝 的幾個末代時,可以找出這實例?!?/p>
識面
(1).相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首敍始識面,次言后分形?!?宋 陸游 《贈應(yīng)秀才》詩:“辱君雪里來叩門,自説辛勤求識面?!?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fēng)》:“有為賓主數(shù)年,迄未識面者?!?/p>
(2).見過面;熟識。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閉門不出入,人無識面者?!薄稏|周列國志》第七十回:“看著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jīng)過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從未有過一個僅僅識面的男子對她這樣地關(guān)切,這樣地?zé)嵝模⑶疫@樣地努力想博她的歡心?!?/p>
(3).猶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p>
九重天
(1).古人認(rèn)為天有九層,因泛言天為“九重天”?!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天有九重?!?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引 宋善威 詩:“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封神演義》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敗兵隨地?fù)怼!?李瑛 《我們的飛機》詩:“等信號,一步跨上九重天,回頭看,全國人民望著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韓愈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 潮陽 路八千?!?宋 晏殊 《浣溪沙》詞:“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 元 吳昌齡 《張?zhí)鞄煛返谝徽郏骸胺€(wěn)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請兵》:“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p>
孫僅名句,贈種徵君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